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238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238期
天寒地冻 小心冻伤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21年1月20日

      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肆无忌惮地飞舞,又到了一年最冷的时节,入目之处到处都是一片冰天雪地的风景,走在路上的人们不得不把手紧紧的揣进衣兜,全副武装起来。但是就算这样,每年还是会有不少的人被冻伤,不仅会长起了让人又痛又痒的冻疮,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症,眼看着娇嫩的芊芊玉手变成了肿肿的小萝卜,红红的耳朵上长出一个个小疙瘩,又痒又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水疱、紫癜、溃疡,更甚者会危及生命,那么在这严寒季节我们该怎么办呢? 

      冻伤是机体暴露于低温环境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急性冻结性损伤,多见于寒冷地区,引起冻伤的主要病因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零摄氏度以下环境中,暴露寒冷环境时间持久、局部环境潮湿、全身抵抗力下降、机体创伤或出血、受动者长期静止不动许久,此外由于老人和幼儿的调节反应能力较差,所以易患此病。
      如果有些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异常的球蛋白,如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凝集素等,还会引起一系列的比如冷超敏性皮肤病、冷球蛋白血症、冷红斑、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皮肤血管炎等跟寒冷有关的疾病。
      冻伤之后的临床表现
      冻伤多发生于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同,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
      按损伤深度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 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一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以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 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疼,可于24~48小时内出现水泡,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 为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疤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 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有些冻伤患者还可能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局部创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较严重的则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败血症,此外尚有少数并发肝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和关节炎等。
      那么要如何预防呢
      预防冻伤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暖,尤其是耳朵、手指、面部等好发部位要重点保护。同时尽量减少在湿冷的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加强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防冻教育,使其尽量减少体温丢失。
      外出保暖 外出时,戴上口罩、手套、帽子、围巾,穿合适、保暖的鞋子,勤洗勤晒,鞋袜应保持干燥,手脚也要保持干燥,如果无法避免潮湿时,可外涂凡士林以便预防;
      衣着宽松 不穿紧身的衣裤、鞋袜,尤其是女同志,如果工作、生活环境寒冷、潮湿,不要穿紧身袜和紧身裤,穿着要宽松、保暖;
      加强锻炼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抵抗能力;每天晚上睡前热水泡脚,并且按摩曾经冻伤的部位,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冻伤之后
      受冻后,不要立即用热水浸泡或用火烘烤,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促进冻伤的生成,应该选择与体温相当的温水缓慢浸泡,逐渐升温,慢慢恢复血液循环。

      此外还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可进食高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一旦发生冻伤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皮肤科 卢炳芳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