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204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204期
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做好预防很关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8年3月26日

    春季原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季节,三四月份更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期。加之最近的天气忽冷忽热、变化剧烈,暖气停放以后昼夜温差加大,着实让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很受伤,尤其是老年患者。为此心血管病科主任王树京提醒: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广大患者需注意做好预防。
    倒春寒,气温多变易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很多中老年人在冬季都十分注意养护心脑,但是春天气温回升后,很多中老年人会放松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警惕。孰不知春季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冷热交替,血管就会收缩膨胀,心脑血管负荷加重,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的意外。
    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气候较低并干燥,人体体表水分蒸发快,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中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春天睡眠减少,户外运动突然增加,由静到动的不平衡,这个时候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另外,春季多变的气候还会使老年高危人群的体温调节能力及血管的弹性均有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明显增加,而一些年轻人群由于生活无规律、工作压力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过度等原因也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春寒时节,心脑血管疾病防范不能少
    1、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因为感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最大元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很关键,温差过高或过低对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都不利,室内温度在20度左右最适宜。此外,“倒春寒”季节必须学会“春捂”,尤其是颈部,防寒保暖是避免血管受冷刺激痉挛第一要务。
    2、合理膳食 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糖、低盐。饮食要清淡、科学、适度、均衡,适当地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多吃鱼类、瘦肉、蛋类、豆类等。心脑血管患者千万要做到少盐,每天5--6克盐即可,还要少食用酱、咸菜、腌肉等。不要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果饮食不当就会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3、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也可提高耐寒能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春季晨炼不宜太早,因为早上气温过低,易使血管收缩过度,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适度锻炼的时间最好是早上九点钟或下午四点钟左右。运动过程中遇到身体不适,应该立即停止运动。不要过度疲劳和熬夜,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4、心理平衡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可以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因为悲观的情绪会使心脑血管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造成身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血脂的新陈代谢。
    5、定期检查 定期做身体检查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健康人应至少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人应每月至少一次去专科医生那里就诊,以检查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坚持规范长期用药。
    持续性胸痛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发生心肌梗塞很危险,要立即拨打120,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王树京提醒说,心梗发病后的六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极易留下心衰等后遗症。因此,一旦患者发生持续性胸痛,家人要尽快送诊到医院或者拨打120,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心血管病科 王树京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