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171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171期
夏季谨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5年6月15日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病于夏秋季节,6--8月份是高发期,大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少数由埃可病毒、EV71病毒等引起,是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多数患儿反复高烧不退,不愿进食,嗓子疼,哭闹不止。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1到7岁的儿童,特殊的季节性和年龄特点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夏季炎热、湿度大,病毒更易存活、繁殖,活力强;
     2、1--7岁儿童的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病毒;
     3、孩子出汗后遇风、空调低温,从而引发热伤风,也可能染上病毒。
     本病一般有1~2天(不超过3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大量复制。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突然发热,可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等相鉴别。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二天,上腭粘膜即会出现小水疱,2~3天内变大到直径2~3mm,继而破溃,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溃疡。发热是主要的伴随症状,部分患儿持续高热,甚至伴有高热惊厥,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疼痛明显,会影响到患儿的进食,婴幼儿会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大约会持续2~3天。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多数1周左右自限性痊愈,但一旦出现并发症,则后果非常严重。
      易并发心肌炎、抽搐,别不把疱疹性咽峡炎当回事
      A组柯萨奇病毒易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因此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病毒性心肌炎,个别会发生暴发性心肌炎,发病1~2天甚至数小时心脏猝死。另外疱疹性咽峡炎易突发抽搐,其原因:一是3岁内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突发高热易引起高热惊厥;二是柯萨奇病毒、EV71病毒除有嗜心肌性外,还具有嗜神经性,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同时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手足皮疹,可能是手足口病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这两天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手心、脚心、臀部会不会也出现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二者病原体基本相同,部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发病2天左右后,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典型的手足口病。
      二者区别在于:(1)疱疹性咽峡炎更多的是柯萨奇病毒感染,而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2)皮疹部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是在咽部出现疱疹;而手足口病患儿则是在手、足、臀部、口腔等出现疱疹;(3)疱疹性咽峡炎更易继发心肌炎,而手足口病更易引起全脑炎、脑干脑炎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4)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被纳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的范围,病情相对较轻而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病情较重。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
      如何预防
      (1)应远离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切断感染途径;
      (2)平常注意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如何治疗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中西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
     (1)抗病毒:应用抗病毒西药如利巴韦林,若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同时应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银翘马勃散、双黄连、板蓝根、清开灵、小儿金翘颗粒等;应用中药吴茱萸末醋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使咽部疼痛减轻、溃疡修复快。
     (3)患儿体温超过38.5℃,应给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制剂退热,多饮水有利于出汗而散热。
     (4)补充维生素促进口腔受损粘膜修复。
     (5)在饮食上,因为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
      本病预后良好,绝大部分无并发症的患儿治疗一周即能痊愈。但患病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精心护理,按时用药,若患儿持续高热、拒食、精神差、或发生惊厥,应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儿科  孙笃玲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