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患者王某因右下肢活动不灵入脑病科住院治疗,行头颈部CTA检查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小动脉瘤。病人图像如上: 头颈部CTA优势:(1)受患者病情因素限制少,尤其适合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一些危重患者。(2)CT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和瘤颈的长短宽窄,并可通过三维任意角度旋转,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起始部位、瘤体伸展方向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近年来有报道将CTA作为动脉瘤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异常膨出,多位于动脉侧壁、动脉分叉处或动脉顶端。主要病理改变为瘤壁内膜、中膜弹力纤维、胶原蛋白的降解和消失,中层平滑肌的凋亡,瘤壁内炎性细胞浸润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瘤顶壁为最薄弱的部位,98 的动脉瘤出现瘤顶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隙;出血也可引起蛛网膜粘连,阻碍脑脊液循环,继发交通性脑积水。颅内动脉瘤通常位于Willis环或在大脑中动脉的分叉部。 CTA表现:CT平扫可发现因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及脑血肿。较小的动脉瘤,CT平扫难以显示;较大的动脉瘤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其CT表现不同。非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光滑,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部分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血液部分呈稍高密度影,而血栓部分为等密度,增强后呈新月形和半圆形或靶形强化,血栓不强化;完全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呈等密度,瘤壁可有钙化,呈壳状或弧形高密度影;增强后仅瘤壁环状强化,血栓不强化。 大多数情况下,头颅CTA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瘤的截留动脉、瘤颈、动脉瘤形态、瘤腔内部情况(钙化、血栓)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同时显示动脉瘤周围脑组织情况以及与颅骨的关系,为动脉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栓塞物选择提供重要信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最主要的无创检查技术。主要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对于颅底段动脉瘤显示最好采用去骨容积再现和去骨的最大密度投影,比如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等。 利用CTA还能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的血管痉挛。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全脑血管不同程度的挛缩、变细;迟发期则大多数表现为动脉瘤破裂侧血管狭窄甚至闭塞。随访研究显示血管管径恢复,这是与烟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区别。
CT室 陈培军 许卫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