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158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158期
口腔科成功开展手术放大镜下舌下腺囊肿摘除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4年5月16日

       患者女,22岁,因右侧口底反复肿胀于近日就诊于我院口腔科,在门诊王培梅医师以“舌下腺囊肿”收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在局麻加基础麻醉下由徐伟主治医师在刘祥泉医师的帮助下行“右侧舌下腺囊肿加舌下腺摘除术”,手术全过程均在3.5倍眼镜式带头灯手术放大镜下进行,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完整摘除囊肿及腺体并分离出下界的下颌舌骨肌及后方的颌下腺,结扎后切除缝合放置引流条一根,两天后抽出引流条,一周后拆线出院,出院一周后复诊无异常。借此病例中总结一下手术放大镜的分类及在其辅助下开展手术的特点:
       手术放大设备简单来分包括头戴式(包括额戴式和眼镜式)放大设备(倍率为2.5倍,3.5倍和6倍)和显微镜(倍率从几倍到二十几倍)。头戴式放大设备因携带和佩戴方便普及较快,手术显微镜因价格昂贵且不易挪动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前者的主要优点包括: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价格相对便宜,购买负担不重;放大倍率较小,初学者不会有明显的头晕等不适感。显微镜的优点则是视野稳定清晰,放大倍率大,便于看清细微景象,景深相对较大可形成更加立体的视野,同一视区便于与助手的四手操作,最大的问题是价格昂贵且只能固定使用。
      手术放大设备下进行的手术和门诊操作与以前没用时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简单将其总结一下笔者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使用放大设备后术野异常清晰(要克服初期戴用时头晕和视野内的景物放大后形成的眩晕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口内及舌底解剖较之别处更为复杂的区域所行的手术(笔者以前做舌下和口内的手术时发现因其操作空间非常小灯光无法随术者的术野和视野的移动而移动对手术的进行影响是很大的,而放大设备上的头灯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及后牙内根管口较多牙胶尖充填时不宜准确找到根管口的情况,使用后带来的改善和提高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随着照明的舒适(手术放大镜上带的头灯可随术者的视野改变而随之一起改变),有效强度的照明始终与术者的思路、术野和视野一起,可谓同等强度的光照与心眼手始终“比翼齐飞”。
      再者,放大镜下的视野内的景象比普通术野下的大,动作要求轻柔幅度小,否则稍一不慎极易伤及周围正常解剖组织,一旦“殃及池鱼”对于手术来说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所以视野的改变要求术者从容不迫下必需温文尔雅。
       患者复诊时笔者惊奇发现此患者竟是瘢痕体质(在其主诉中未说,患者以前并不知),以往虽有见诸于报刊杂志上关于瘢痕体质的描述但表现于口腔黏膜上的却未见有清晰的影像资料,征得患者同意后拍照留作资料(如图所示,舌底黏膜切口处所形成的瘢痕清晰可见)。  

      与之前所行的口腔手术相比,使用手术放大镜所行的手术操作笔者感觉安全性及手术操作性更佳,而此例手术的完美进行也标志着我院口腔颌面部的手术已经进入了更加精细的显微时代。
                                                                                                                                      口腔科 徐伟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