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152期 |
|
椎体压缩性骨折首选椎体成形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14日 |
近日,78岁的张大娘在家洗澡时不慎摔倒,当即腰痛不敢活动,来到我院骨伤科东区找刘焕发主任就诊。拍片后发现张大娘椎体骨折,根据病情,刘主任为其实施了椎体成形术。术后张大娘当即疼痛消失,24小时便能下床活动了。 椎体成形术的优点 椎体成形术是近几年在欧洲和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术式,目前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原发或转移性侵袭性肿瘤,对减轻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改善全身相关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柱后凸畸形。 各种原因造成的椎体破坏和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患之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传统的治疗手段显效慢,患者往往需要卧床2--3个月,难以满足高龄患者的生理要求,长期的卧床往往给高龄患者带来很多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卧床一段时间后体力下降,站立困难。而且给子女带来较大的护理难题。而椎体成形术可以立即解除患者的疼痛,恢复脊柱的强度,6小时后病人即可下地行走。 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 1、疼痛症状明显,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2、经影像学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疼痛;3、椎体的压缩程度至少应保持原椎体高度的1/3;4、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继发性的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5、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椎体浆细胞瘤、椎体骨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等;6、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 大部分患者能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取俯卧位,在正位透视下选择穿刺点,穿刺点一般位于棘突旁开2~3cm处,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15°~20°角。术中双向透视证实穿刺方向,当穿刺针抵达骨皮质和进针深度未超过椎弓根前缘时,针尖应位于椎弓根透影“牛眼征”之内。胸椎穿刺的穿刺针应在横突肋凹与上关节突之间,或椎弓根外上与肋骨之间经椎弓根进入椎体。 在确定穿刺针到位后,将骨水泥按产品说明书推荐比例配制,在稀粥期用加压注射器抽取,约1min后将注射器内PMMA推出少许,观察其进入牙膏期时,即可在透视监测下向椎体内注射。当其到达椎体后壁或椎体旁静脉丛显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避免PMMA进入椎管、椎间孔及血管内。注射完毕后将穿刺针退至骨皮质,插入针芯,旋转穿刺针,在PMMA硬化前拔针,局部包扎,手术完毕。 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当日复查CT以观察骨水泥的分布程度及其向椎体旁渗漏的情况,应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术后5~7天可出院,定期随访。 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 1.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骨折,或者外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这些病人除了受伤椎体疼痛折磨人以外,如果采用保守疗法,需要卧床3个月左右,对于青壮年伤者,影响工作学习,而对于老年病人,可能出现一系列长期卧床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骨钙进一步流失、褥疮等等,而且需要家人长期护理。对于这类病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加固椎体,早期下床活动,疗效立竿见影,迅速改善生活质量。 2.脊柱转移性恶性肿瘤或骨髓瘤:这类病人往往疼痛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肿瘤进一步发展会使骨性椎管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椎管内的中枢神经脊髓受压,严重者导致瘫痪,这类病人的治疗目的除了缓解疼痛症状,达到无痛生存外,还可以杀伤肿瘤组织,加固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破坏,保护脊髓,预防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3.脊柱良性肿瘤,如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可以缓解症状、防止椎体骨折或进一步压缩。 总之,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对于上述脊柱病患能明显地缓解疼痛、加固椎体,部分病人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对于肿瘤病变,同时能杀伤肿瘤,控制其破坏性的生长。 骨伤科东区 刘焕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