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三伏天,又是“冬病夏治”时。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传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冬病夏治”在我院有序展开。7月13日是初伏贴日,闷热的天气丝毫不能影响人们前来就诊的热情,早上七点还不到,我院门诊楼三楼针灸科、推拿科就被前来贴敷的市民挤得满满当当,为方便市民就诊专门摆设的临时诊疗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仅当天时间,就接诊了800余名市民,多以老慢支、肺气肿、久咳不愈等慢性咳喘的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居多,尤其是儿童患者比往年增多。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胃炎等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季择时实施治疗,尤其是在三伏,阳气最旺之时,采用顺应自然的中医药方进行调治,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对冬季多发病及虚寒病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受到我市广大市民的追捧。 当然,“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也并非人人适宜,对于虚寒性体质的病人比较合适,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及疾病发作期或属于外感实热、阴虚火旺者、孕妇、结核病患者、支气管扩张者则是禁忌。 此外,冬病夏治”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主要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调理体质、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着眼于远期疗效,且三伏天治冬病要在冬天才能显疗效,如果稍微见效就放弃治疗,会影响疗效,因此一般会建议市民坚持治疗2至3年,如果实际治疗中见好就收,往往会功亏一篑。
宣教科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