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系日本Ikeda在1964年创制,我国70年代初期应用此项技术。随着性能质量的不断改进,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院麻醉科已引进此设备并将此项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麻醉工作中。下面介绍我科纤支镜的一些应用经验。 1.用于对反流误吸病人的抢救。反流误吸常造成吸入性化学性肺炎,导致肺部并发症甚至死亡,盲目吸引不能有效彻底的吸尽反流物,还容易造成气道损伤。纤支镜直视下吸引提高了吸引的有效率,减轻了肺部的继发性损伤,提高了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2.用于颈椎损伤病人的气管插管。在插管时要避免移动颈项和头的位置。多见于:颈椎骨折或退化以致不稳定,强直型关节炎,巨大的颈部肿瘤,椎动脉供血机能不全等,为了避免引起或加重颈髓的损伤,在实行全身麻醉时尽量减少颈部的活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这方面就起了重要作用。 3.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对于张口困难,颌面及颈部瘢痕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困难气道多采用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引导逆行气管插管或经气管造口插管,此类方法由于操作者的经验及技术限制,多数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低,对气道损伤大,甚至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处理困难气道很好的方法,具有损伤及刺激小,成功率高等优点。纤支镜具有柔韧可弯曲的特性,操作相对比较容易,并发症少,而且在纤支镜经鼻插管时,由于鼻腔的引导作用,纤支镜通过鼻后孔后基本上与喉轴和气管轴相平行,所以将其插入气管内更容易。对会厌,声门和气管等结构造成的摩擦和刺激小。 4.用于双腔气管导管的定位。在普通喉镜下施行盲探支气管插管,其失败率和导管前端移位率据国外统计约为25 --48 ,应用纤支镜定位,可做到直视,使插管成功率显著提高。一般选用较细的纤支镜,进行直视检查,了解导管前端导管开口位置,与隆突的距离,蓝色套囊的扩张情况,导管开口是否与支气管开口对位以及是否存在开口堵塞的情况。
麻醉科 郑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