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 瞳神紧小常见证型:1.肝经风热证2.肝胆火炽证3.风热挟湿证4.阴虚火旺证。 在治疗上①肝经风热证:治法以疏风清热为主,方用新制柴连汤加减;②肝胆火炽证:治法以清肝泻火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③风热挟湿证:治法以祛风清热除湿为主,方以抑阳酒连散加减;④阴虚火旺证: 治法以滋阴降火为主,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另外根据患者全身证候及舌像脉象,结合针刺治疗,常用穴:睛明、攒竹、瞳子寥、丝竹空、肝俞、足三里、合谷。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配1—2穴。 我科研制的中药明目清肝丸,此方法经我们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属我院特色疗法之一。方药组成:金银花、菊花、黄芩、夏枯草、雷公藤、赤芍、地黄、大黄、蔓荆子、白芷、黄连等。方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地黄活血祛瘀、凉血、泻火;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赤芍、白芷、蔓荆子、雷公藤清热凉血、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以上药物合用共奏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之功效。
(2)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瞻昏渺常见证型有:肝肾不足证、脾气虚弱证、阴虚火旺证。 在治疗上:①肝肾不足证:治法以补肾益精为主,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②脾气虚弱证:治法以健脾利湿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③阴虚火旺证:治法以滋阴凉血化瘀为主,方以宁血汤加减。另外根据患者全身证候及舌像脉象,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并可结合针灸及中成药治疗。 我科研制的中药明目还少丸,此方法经我们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属我院特色疗法之一。方药组成:熟地、鳖甲、列当、川芎、三七、丹参、益母草、黄芪、黄精、泽泻、柴胡等。方中熟地、鳖甲、列当滋阴补肾;川芎、三七、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黄精、泽泻健脾利湿;柴胡入肝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熟地改为生地。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之功。
(3)消渴目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消渴目病根据其视力下降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病名:视力轻度下降或不明显,眼前黑影为主者,称之为云雾移睛;视力缓慢下降,视物模糊不清称之为视瞻昏渺;若起病急骤,视力骤降,则称之为暴盲或血灌瞳神。 据本病基本病机演变为气阴两虚—肝肾亏虚—阴阳两虚的转化特点及瘀、痰等重要致病因素,中医临床证候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证型:早期为气阴两虚;中期为肝肾亏虚;晚期为阴阳两虚。 在治疗上:①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为主,方药以生脉散合生蒲黄汤加减;②肝肾亏虚证:治以滋补肝肾为主,方药以杞菊地黄丸加味;③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为主,方药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者选左归丸,偏阳虚者选右归丸。另外根据患者全身证候及舌像脉象,结合患者眼底出血表现,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并可结合针灸及中成药治疗。我科研制的中药消渴明目丸,此方法经我们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属我院特色疗法之一。方药组成:桃仁、红花、水蛭、虻虫、枸杞子、菟丝子、山药、山茱萸、西洋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方中西洋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枸杞子、菟丝子、山药、山茱萸补益肝肾;桃仁、红花、水蛭、虻虫活血袪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养肝明目之功。
(4)祖国医学的瑰宝——针灸在眼病中的运用 针灸疗法是我国数千年来治病防病的有效手段。中医眼科是中医学的特色专科之一,针灸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从古到今都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值得挖掘和发展。我科组建针灸治疗组以来,不断探索实践,将针灸广泛运用于眼科各种疾患,总结出一定临床规律,几年来逐渐形成了我科的特色治疗,日益为患者所接受。 针灸不但治疗范围广泛而且疗效确切:①近年来我科研究发现针刺治疗目系疾病,90 以上患者对比敏感度增加,视野扩大,视力提高;②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白涩症,在改善眼干涩、眼红、视疲劳、异物感等患者主观症状及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有较好疗效;③耳穴压丸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等,疗效较明显;④中药离子导入仪将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按摩融为一体,具有疏通经络、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在眼底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促进眼底出血吸收,提高视功能。
(5)中医耳穴压丸法 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耳穴压丸疗法是指选用大小合适、质地坚硬、圆润的药丸贴压于耳穴上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无侵入性等特点,在临床运用广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症,如青少年近视等疗效显著,而且有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
(6)眼部熏洗 根据不同病情,使用不同中药熏洗方,例如干眼症方:生地15g、玄参15g、五味子15g、麦冬15g、当归15g、白芍15g、密蒙花15g。方法:将煎好的药液加热水2~3倍,倒入熏洗器中,熏蒸眼部,每次15~20分钟。熏洗结束后,擦净眼部蒸汽。若年老体弱,病情较重、角膜感觉差者,可适当远离熏蒸器。
(7)足浴疗法 人体的足部有丰富的穴位,常用的的穴位有涌泉、照海、太溪、水泉、解溪、历兑、内庭、冲阳、三阴交、昆仑、至阴,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与相应的脏腑相连。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达到疏通经气,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本科室通过足浴疗法,调理脏腑功能,促进眼部循环,可改善视网膜、视神经功能,并兼顾治疗伴随有全身疾病的眼科患者如消渴目病、消渴痹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