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科室介绍 >> 脑病科 >> 正文
  脑病科
中医脑病历史渊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2年9月3日

      (1)《医林改错》
      清代王清任(1768~1831年)撰。其书在内科疾病治疗方面,遵循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大原则,化裁出一些临床疗效较高的方剂,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其中《医林改错》有关中风病的论述自成体系并多有创见。首创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峻补元气以治本,兼用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活血行血以通利元气,使左右元气沟通而治标,共臻补气活血之功,临床辨证用之疗效甚好,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是我国清代名医,其医术精湛,医理渊博,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卓著的贡献,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而且在中风的治疗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叶天士综合了前人的观点,继承了“内风”的理论,又有自己的见解,创立“阳化内风”说。叶氏认为这些症状乃是“身中阳气变动”,其“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是主要原因。他认为“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在治疗上提出了“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的著名观点,并拟定了治疗中风的首要大法柔肝滋肾法,为中风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