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为西医的盆腔炎性疾病,为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带下病”、“热入血室”、 “妇人腹痛”等病证属本病范畴。本病的高发病率和危害已严重影响到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盆腔炎临床以湿热夹瘀型居多,由于病程长,缠绵难愈,往往患者兼夹脾肾阳气不足。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结合补肾健脾。除口服中药外,中药保留灌肠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已在临床使用多年,且效果较好,主要是通过肠道吸收利用而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选择自行灌肠,动作需轻柔,以防损伤肠道粘膜。此外,还可以结合微波理疗等方法,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有些患者因盆腔炎反复发作,深受其苦,日久则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情绪,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嘱其放松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医药特色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适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不孕症、痛经、盆腔瘀血综合症、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等病症。采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如下: (1)直肠给药 方法:①中药灌肠:将灌肠液温度预热至38~41℃,1次50毫升/日。灌肠前嘱病人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灌药后最好保留5个小时以上。②栓剂直肠给药:嘱病人排空大便,直肠栓肛门给药,1次1粒,1日1~2次。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止痛,消癥散结。 疗程:1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经期停用。 适应症:适用于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陈旧性宫外孕、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2)中药封包外敷 方法:将中药放入大小适中的布袋,温水浸湿后,隔水蒸30~40分钟,趁热隔物(毛巾)敷于下腹部及两侧输卵管对应的体表部位,亦可热敷于腰骶部。 功效:清热除湿、补肾益气、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消癥散结。 疗程:1日1次,每次30分钟,以14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 适应症:适用于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月经不调、不孕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 (3)针灸疗法 方法功效: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循经取穴,从外治内,利用刺激体表学位,可疏通经络之气血,使盆腔内郁滞的气血达到通则不痛,主要应用腹针配艾条、TDP治疗等。 疗程:1日1次,每次30分钟,以14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 适应症:适用于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
中医的养生保健 对于盆腔炎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采取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避免人流等手术创伤。2.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拿浴,勤换卫生巾。3.保持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4.平时生活和工作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5.避免乱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久则可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6.注意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如白带量多、色黄、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园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蛋类及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