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126期 |
|
化疗病人要保护好PICC导管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1年9月20日 |
肿瘤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静脉化疗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对血管损害大,输液方式选择不当易引起严重的静脉炎和药物外渗。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会延误病人的进一步治疗。 目前临床上首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给药,用来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此导管最长可留置一年,因此,自我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日常观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能擅自撕下贴膜,如果发现贴膜卷曲、松动、潮湿,穿刺点及周围红、肿、疼痛、渗出,导管外露刻度有变化时应及时就诊。在夏天,要特别注意防止局部出汗,以免造成针眼处感染和贴膜松动引起脱管。 体位放置:输液时置管侧肢体自由摆放,适当抬高。睡眠时,保持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 淋浴措施:沐浴前使用保鲜膜将贴膜上下10cm严密包裹,切忌浸湿贴膜。 配合维护:治疗间歇期或出院后导管正常状态下应每7天到医院更换贴膜和外露接头并冲洗导管,保持导管功能状态。 功能锻炼:由于肿瘤病人是血栓的高危人群,为了预防血栓的发生,置管后应加强局部和全身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置管侧上肢轻轻行握拳、旋腕及上肢抬高运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置管侧肢体可进行日常活动,比如清洗简单衣物、扫地、炒菜等;避免置管侧上肢过度外展、旋转及屈肘运动;勿提重物。每日至少要进行2--3次的室内外散步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内四护理 孙术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