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122期 |
|
一例急性黄疸病人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1年5月17日 |
近段时间,诊治过一例急性黄疸病人,病情特殊,令人回味。患者因全身黄染、尿黄半月,大便陶土色5天来院就诊,门诊医师以黄疸待诊收入院。 体检: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肝区叩痛,莫非氏征阳性,双下肢水肿,查血:TBIL 238umol/L,DBIL230umol/L,ALB 28g/L,ALT 1929u/L,AST 1423u/L,ALP 921u/L,WBC 12.00×109/L,N75 ;彩超显示:胆囊5.6×2.1cm,壁厚0.9cm,囊腔消失,肝门前方探及1.75×0.94cm2,低回声结节。 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肝门部肿瘤、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炎和急性肝损害,请有关大夫会诊,考虑为胆囊肿瘤,肝门占位。向家属交代病情时,患者子女对母亲突如其来的肿瘤感到难以接受,伤心难过,科室医护人员耐心劝导及安慰家属,鼓励他们稳定情绪,帮助病人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笔者进一步认真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以往有银屑病史10余年,前段时间病情复发,在家服用“自制中药丸”后银屑病症状减轻,但感觉全身乏力、恶心纳差、畏寒怕冷,继而出现了上述症状。据此分析,似乎存在着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向家属交代:为进一步确诊,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用抗过敏联合抗生素,同时保肝降酶补充白蛋白、利尿等系列措施,病人家属商议后同意这一方案,结果,治疗1周后病人症状减轻,自我感觉明显好转,同时尿量增多,大便变黄,尿黄变浅,病人家属看到了希望,提出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CT检查示急性胆囊炎,复查肝功示TBIL149umol/L,ALT246u/L。AST75u/L,ALP117u/L,继续治疗两周后,病情持续好转,共住院19天,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办理了出院手续。 回顾起来,病人因服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丸引起急性肝损害,牵涉到了胆道系统,出现了梗阻性黄疸的一些表现,应与胆道肿瘤,胆囊腺肌症等病细心区别,以免误诊误治。 肝病科 岳洪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