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121期 |
|
婴幼儿喂养新观念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1年4月18日 |
由于饮食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法制等因素,一些家庭在婴幼儿喂养阶段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现象,威胁着宝宝的健康成长。以前我们大家常听到4个月开始吃蛋黄的说法,而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结论,结合我国孩子的生长发育现状,认为如果纯母乳喂养,蛋黄就不那么适合作为小宝宝的初加辅食的首选内容了。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母乳喂养儿童辅食添加指导原则,现总结一些新要点与大家分享。 从出生到6个月纯母乳喂养。越来越多的科学实践表明,婴幼儿阶段的喂养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科学喂养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语言、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而早期的喂养方式中只有母乳能够做到这一点。另外,6个月前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早的添加辅食易患消化不良。而母乳充足的宝宝过早的添加辅食会造成早期的肥胖。还有将近一半的6个月宝宝已有乳牙的萌出,而且是小儿味觉发育和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如果能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继续母乳喂养2岁及以上。以往认为,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应该考虑给孩子断奶,特别是很多妈妈觉得来了月经后奶的质量不好,就急于断奶。国际母乳会撰文批驳这个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还举例说明了6个月不是绝对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一样健壮成长。6~12月,母乳至少每天继续提供一半或更多婴儿所需营养素;12~24月母乳至少每天继续提供1/3婴儿所需营养素;国际母乳会认为: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来月经后的母乳在质量上有什么变化,来过月经的母亲应该继续哺乳,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到有些妈妈会感觉来月经时泌乳量会减少,这与血容量的一过性减少有关系。只要妈妈注意营养补充,适当多喝些汤类食物就可改善。 辅食添加原则:及时、足够、安全和适当。婴儿首次添加奶以外的食物应从谷物稠粥开始,稠得能停留在勺子里的食物,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多的能量;动物性食物能使孩子更强壮;奶制品应尽量每天都让孩子吃;豆和花生等食物对儿童很有益,但要避免吸入气管;深绿色和黄色蔬菜、水果,有利于儿童拥有健康的眼睛,并能减少感染。因此婴幼儿辅食品种应多样化以满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尤其要注意预防能量、铁、锌和维生素A的缺乏。 生病时和生病后都要坚持喂养。在患病期间,儿童仍应坚持有规律地进食。甚至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流食,以帮助患儿及早恢复体力。并在治愈后两周内,每天多吃一餐,进行营养追赶,减少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儿科 孙秋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