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113期 |
|
警惕肺栓塞 别让生命就此窒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0年8月18日 |
肺栓塞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种急症。 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但近年来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是,肺栓塞在症状的诊断上难度很大,危重病例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轻症患者则更多地被漏诊,最终造成了肺栓塞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增加,清楚的了解肺栓塞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察觉疾病,尽早治愈疾病,防止悲剧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肺栓塞 40岁以上、肥胖、高血脂、骨折、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外伤或手术、长期卧床或制动、恶性肿瘤、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或瘫痪、口服避孕药、妊娠、静脉曲张、以往有血栓形成史、肾病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某些遗传因素,均可以使肺栓塞发生的危险性数倍增加。 肺栓塞有哪些表现 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痛、胸闷、咳嗽、咯血、心悸、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的情况,应想到肺栓塞的可能,宜尽快去医院检查。 肺栓塞的体征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发热、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呼吸音减低、哮鸣音或细湿啰音、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P2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来源,最多发生于下肢,常表现为腿疼、下肢无力、肿胀、压痛、皮肤发绀以及皮下静脉曲张。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深静脉血栓还是肺栓塞,临床表现都不特异,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无任何症状,相反,有些人却一开始就发生猝死,所以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妊娠或肿瘤等患者,尤其是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最好能定期接受检查。 诊断肺栓塞应做哪些检查 心电图、血气分析、胸部X线平片、血浆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为基本检查项目;确诊肺栓塞需要做CT肺血管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磁共振成像或肺动脉造影中至少一项检查。 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其它手段还有:间接性CT静脉造影术、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等。 对发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进一步追查有无肺栓塞;对确诊的肺栓塞病人应寻找其成因(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及危险因素。 如何治疗肺栓塞 一般治疗:一旦发现或怀疑肺栓塞和/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应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动作、抬高患病的肢体。确诊的病人最好在医院接受严密监护。 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仅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和部分次大面积肺栓塞病例,血压和右室功能均正常者不推荐进行溶栓。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抗凝治疗:可有效地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益于机体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是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治疗方法,临床疑诊时,即可开始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静脉滤器:在下腔静脉安装滤器,可防止下肢深静脉大块血栓再次脱落阻塞肺动脉。 经静脉导管碎栓和抽吸血栓:是一种用导管碎解和抽吸肺动脉内巨大血栓的方法,同时可进行小剂量溶栓,也可行球囊血管成型。 肺动脉血栓摘除术:是在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的紧急情况下,施行的手术方法。 肺栓塞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疗程的长短需依个人的情况而定:风险因素是可逆的或仅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如手术、创伤或服用雌激素),且为初发病例,需要治疗3--6个月;对栓子来源不明的首发病例,需要治疗6个月以上;对复发性VTE、合并肺心病或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者,如癌症患者,抗心脂抗体综合征、抗凝酶血Ⅲ缺陷、易栓症等,疗程至少达12个月,甚至需要终生抗凝治疗。 怎样才能预防肺栓塞 关键在于预防肺栓塞的“源头”——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上面提到的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措施,也可以采用机械预防措施:弹力袜、弹力绷带、间歇序贯充气泵和下腔静脉滤器,鼓励病人尽早下地活动。此外,下决心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悲痛或长期忧虑。长途旅行或长时间不变体位时,应适时活动或穿医用弹力袜。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均有预防血栓的作用。对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士应注意:服用时间不宜超过5年或采用间歇服用法,40岁以上则不宜采取药物避孕方法。对于先天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可能需要终生口服抗凝剂。 呼吸内科 殷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