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百尺河镇的84岁老人王大爷,在两三年前发现患了白内障,苦于经济条件限制,一直未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近日,由我市残联开展的特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带给了老人希望,作为这一慈善项目的定点合作医疗机构,市中医院为老人免费实施了手术。 据中医院眼科孙洪然主任介绍,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的首位疾病,据中华医学会统计,我国现有900万白内障患者,且每年新增50万患者,诸城每年都会新增千名以上的患者,其中有不少患者因贫困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而失明,给本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便。 为了使贫困白内障患者能得到有效救治,国家卫生部、残联在今年爱眼日联合提出了“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活动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市残联在综合考察了硬件设施,技术力量等因素后,确定由省重点中医专科——市中医院眼科负责为我市贫困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如果正常收费,不算材料费,一例手术至少要花四五千元。”董金兰大夫告诉记者,“我们今年共承担20例特困白内障患者的免费复明手术,在全国爱眼日前后全部完成”。 家住昌城镇的张大爷双眼视物不清越来越严重,近3年来以至看不见任何东西。8日,眼科主任孙洪然免费为其实施了由该科创立的直线式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全过程仅用了15分钟。术后第一天张大爷视力恢复到1.0,第三天视力达到了1.5,张大爷非常满意。“手术要花好多钱,以前哪敢想?真是太感谢残联和中医院了,让我免费做了手术……” 目前,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为四大易致盲疾病,多半可防可治,如果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眼睛,有眼病及早治疗,约80 低视力和盲眼患者可免盲。患了白内障后手术是根治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如果能早期手术,成功率很高,效果也好,如果拖延不治,则有可能因白内障过熟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高质量的显微技术和显微器材引入眼科,高质量的人工晶体及粘弹物质在手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对白内障的治疗水平有了革命性的提高。市中医院眼科自1990年对白内障患者施行第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已使1万余名白内障患者恢复了光明。 为了解除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该科创立了直线式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经过近20年对近万名患者的临床应用证明,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该手术方法已在山医大学报刊登,并在全国推广。 目前,20位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手术都很成功,“光明工程”不仅把光明传递给了急需的人们,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贫困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重担。我们共同期盼广大贫困白内障患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早日恢复视力,重见五彩斑斓世界。 宣教科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