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势头不减。目前,我国已进入冬季,疫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我国内地31个省份都发现疫情,每日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近期还陆续出现了重症病例及少数死亡病例。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每个人都应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依照我国卫生部《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和潍坊市卫生局《潍坊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做好我市今冬明春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疫苗的作用,减少重点人群发病及死亡,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结合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及潍坊市分配我市疫苗情况,今冬明春将分期分批在我市全市范围内对重点人群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分配到第一期甲型H1N1流感疫苗13600剂,并陆续接收第二、三期疫苗总计6万剂,以保证市民的接种供应。 我国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我国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国家授权10个疫苗厂家在7个省份开展生产后,有13000多名志愿者接种了疫苗。根据接种第一剂疫苗21天的血清学结果,疫苗的血清学效果和安全性达到了WHO和欧盟的标准,接种15μg/0.5mL无佐剂疫苗的阳转率和保护率均超过85%,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用于此型病毒所致流感流行的免疫预防。 我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何时接种? 结合疫苗供应和防控工作需要,我市将分三期实施接种,分别为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底和2010年3月底,接种工作应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期未完成接种的对象将顺延到下一期进行,每期疫苗接种工作要在疫苗供应后20日内完成。 甲型H1N1流感疫苗怎么接种? 每位接种对象接种1次,接种剂量为15μg/0.5ml。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肉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要求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 接种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首批优先接种顺序为一线医疗卫生人员、高三学生及教职工。第二批优先接种顺序为补习学校学生及教职工、初三学生及教职工、托幼机构教职工。第三批主要为在校学生及教职工,由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根据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发病状况共同确定,一般情况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组织接种。 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接种甲型H1N1疫苗对其他流感没有预防作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也没用预防作用。WHO与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接种要在不同部位。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后的临床试验数据,专家建议,如果需要接种两种疫苗,应至少间隔14天。 哪些人群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否可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WHO和美国CDC都将孕妇列为高度优先的重点接种人群,我国鉴于重症型H1N1流感中孕妇的高死亡率,已有建议将孕妇列为重点接种人群。对于哺乳期妇女,目前尚无人类接种此疫苗后是否进入乳汁的相关研究数据,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本品。我国卫生部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疫苗临床试验的进展,适时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疫苗使用策略。 甲流疫苗可自行购买么? 不可以。现阶段,甲流疫苗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调配,暂不接受自费接种。 打了甲流疫苗什么时候起效?注射了疫苗就一定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么? 绝大多数人在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左右会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保护抗体,能够抵御特异病毒的侵袭,起到保护作用。疫苗接种能够提升受种群体的免疫力,从整体上保护易感人群,但任何疫苗接种都难以保证每个受种者得到保护,少部分人因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刺激反应较弱,保护效果较差些,不排除个别人接种疫苗后仍会感染,一般情况下,疫苗的保护率在80 至90 之间。 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该疫苗的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以上不良反应中“常见”:是指发生率1 --10 (含1 );“偶见”:是指发生率0.1 --1 (含0.1 )。据文献记载,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还可能发生罕见的不良反应,如:休克、血管炎样一过性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脊髓炎、神经炎、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等。接种本疫苗时,应注意密切观察,。 如何有效防止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种。在接种前应该告知受种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对无禁忌症的对象知情同意后方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严格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一般两周内不宜服用抗病毒药物。接种者应在24小时内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不要马上洗浴,要多休息。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情况,可冷敷接种处,若疼痛或出现硬结,可热敷接种处。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赴医院就诊。 我国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仍然是综合性的措施,接种疫苗只是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医疗救治,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疫情防控仍然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配带口罩,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医务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