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杏林通讯第80期 |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的研究 |
作者: 文章来源:内四护理 更新时间:2009年6月9日 |
静脉穿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 一、"无痛性"拔针 所谓"无痛性"拔针,并非一点也不疼痛而是尽量减轻疼痛或避免疼痛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1)心理护理: 病人过分紧张会导致血管痉挛,拔针时容易产生疼痛,因此穿刺拔针前要做好心理护理,设法让病人身心放松,使病人有充分思想准备,与病人多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在其思想放松时迅速拔针。 (2)保持适宜的方向迅速拔针 拔针前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或输液贴,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防针头转动并同皮肤保持10--15度角迅速拔针。如果用直接针头注射时拔针方法与静脉抽血相同,即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拇指与其余手指握住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保持10--15度角迅速拔针,针头未拔出前,不能用棉签紧压针头,正确方法是准备拔针时左手拿棉签轻放在需压部位,在针头拔出,刚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棉签压住针眼,力量要适当,过分用力会导致局部疼痛,但不要太轻,以保持血液不能透过针眼渗出血管外为宜。 二、防止拔针后"淤血"形成 通常静脉穿刺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的针眼,看得见;另一个是穿过血管壁的针眼,看不见,临床穿刺时两个针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按压皮肤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则会形成皮下淤血,因此按压"针眼"正确方法是棉签顺着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均被压住,血液就不会渗出血管外,能大大降低静脉穿刺部位的皮下淤血率。 拔针后按压时间:正常人一般出血时间是1--3分钟,凝血时间为2--8分钟,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时间至少要3分钟,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要延长按压时间。 静脉穿刺拔针时要先将输液器调节开关关小,近针柄处胶管反折并捏住针柄拔针,拔针后嘱患者局部暂勿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