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90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90期
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09年6月8日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成年人红细胞有HbA(占95 --97 以上),HbA2(占2.5 ),HbF(占0.2 )。当HbA中的部分血红蛋白被糖基化后,其中由于HbA的β链N末端的缬氨酸分子与葡萄糖分子相结合而使其在血红蛋白电泳中成为HbA之前的快泳HbA1组合,在离子交换柱层析中亦在HbA之前首先被洗脱,糖化Hb可分为HbA1a1,HbA1a2,HbA1c和HbA1d。最重要的是HbA1c。HbA1c的生成量取决于血糖的浓度正常人约占4 --6 。由于红细胞的半寿期是60天,所以HbA1c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病人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GSP):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情况下同样会发生糖基化。主要是白蛋白肽链189位赖氨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故也称为果糖胺测定。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约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特别适用于住院调整用药的病人,当病人血浆蛋白降低时(≤35g/L),该项试验即不可靠。

文章录入:小白   责任编辑:小白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