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杏林通讯 >> 杏林通讯第87期 >> 正文
  杏林通讯第87期
写在《杏林通讯》创刊五周年之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诸城市中医院  更新时间:2009年6月8日

   《杏林通讯》从2003年6月1日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5年的办刊历程,一如当初创刊时的心愿:"希望院报的出现能够成为展示医院文化的一扇窗口,成为全院职工喜爱的刊物,希望院报能够尽可能全面的记录医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用文字和影像浓缩成医院发展的长卷。值得庆幸的是,在医院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导下,在通讯员们的热情投稿和帮助下,在编辑部每位成员的执著和付出下,如今的《杏林通讯》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肯定,得到了许多业内同行和患者的赞扬,所幸,我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每一期《杏林通讯》顺利出刊后,一种欣慰、满足和骄傲总会油然而生,就像母亲望着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一般……
  捧着一期期彩色版印制的《杏林通讯》,眼前总会浮现出最初创刊时那张A3纸打印,白纸黑字、朴实无华的报刊。稚嫩的设计,普通的A3纸,一切虽是不太正规,却用热情单纯的心,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着医院走过的一个个不可忘却的记忆……
  《杏林通讯》创刊初始我们将它的性质和面向的读者群体定位在:面向医院工作人员乃至同行业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全面反应我院物质文化、意识文化、科技文化、管理文化的综合性报刊。在编排设计上,大胆地采用既有学术类的严谨、又有综合类的新鲜感和活泼多样的形式。与一般的学术性刊物相比,它在内容上更丰富、更注重表现形式,更有人情味。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证明,我们开辟的这一文化载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它以其鲜明的特色,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全院乃至在医疗卫生行业中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发挥了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职工们提供了全院发展与建设的总体信息;它为科室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医院的各种文化活动在这里也都得到了及时生动的反映;它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阵地,职工们越来越踊跃地参与进来了。
  一份内容真实、生动活泼的报纸,能激发医院职工阅读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有了众多职工热心参与撰稿,《杏林通讯》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稿源,丰富的稿源又令其质量得到提高,使《杏林通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其更具有可读性。如今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支活跃的通讯员队伍,令临床第一线的新人新事及时得到了反映。
  《杏林通讯》作为一个文化载体,职工通过阅读和投稿参与进来,它的互动性增强了这一载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令其产生日趋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杏林通讯》具有便于保存的特点,将来必定成为医院发展与建设的真实的历史记录,这同样是医院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么多年办《杏林通讯》的最大满足感不是来源于各方对它的赞誉,而是翻开一张张《杏林通讯》,可以看到医院成长、发展的每一步,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和重要时刻。2004年5月16日,新病房楼落成启用的第一天全院职工为搬迁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历历在目;2004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静来我院调研时欣然提笔留念;2005年5月22日,新病房楼开业暨磁共振启用的盛况仿佛如昨天般清晰的呈现眼前……
  欣慰之余,我们也深感承载着希望的同时,所感受到的一份沉重。如何把《杏林通讯》办的更好,如何更细致的挖掘医院动态发展,更生动的展示医院文化,更深入的走进医护人员心中,如何将栏目办得更加丰富,更值得回味,更具意义?这些问题已经在我们的心头萦绕许久,担忧的心情也时时袭上心头。然而,我们也始终相信,只要能够得到本院职工的支持和爱护,600多颗热忱的心之所系,必然会让《杏林通讯》这朵展示医院文化的花在中医院这个大花圃中盛放的更加灿烂。
编委会

 

2003年6月《杏林通讯》创刊

《杏林通讯》记录着医院发展历程中的大事

〈杏林通讯》内容设计越来越生动



文章录入:花之舞   责任编辑:花之舞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