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6月6日是第十二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防盲进社区,关注眼健康”,这是继去年爱眼日“防盲治盲,共同参与”主题的深化,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普及眼保健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降低致盲率。为响应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号召,市中医院组织眼科医务工作者在爱眼日深入农村社区,为广大群众提供义诊咨询服务,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爱眼日来临之际,中医院眼科主任、诸城市眼病研究所所长孙洪然就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以下是采访的有关内容。 记者: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提到“防盲进社区”,它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孙主任:社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一个街道、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社区。按现代人类生活方式,它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部分。进入新世纪,为更好地关心、关注人民群众健康,卫生部发布了一系列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政策,从机构设置、人员培训、服务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界定,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记者:我国致盲眼病主要有哪些,患病情况如何? 孙主任:主要有白内障、角膜病、眼底病、青光眼、屈光不正、沙眼、遗传性疾病等眼病,占致盲首位的是白内障病人。据悉,我国盲、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6 和0.9 ,二者相加患病人数达二千余万,按此计算,我们诸城就有一万五千余名患者,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随年龄增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记者:您刚才提到致盲首位的是白内障病人,那日常生活中应怎样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呢? 孙主任:由于白内障的发病是多因素的,要使其不发生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预防。1、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浑素结合,多食用蔬菜、水果、海鲜类食物,忌烟、酒,少食辛辣、油炸食物。2、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保暖、防晒,特别是炎热夏天太阳直射紫外线较多,易损伤视力,因此要防止太阳直射,出门要戴太阳镜、太阳帽、太阳伞,尽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以免眼睛受到侵害。3、要定期查体,特别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年龄段,这些疾病又可诱发白内障的发生,因此要定期查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记者:社区防盲治盲有哪些内容? 孙主任: 1、做好社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通过举办“爱眼日”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眼保健及防盲治盲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病的致盲原因,提高防盲意识,充分认识到爱眼、护眼、防盲治盲重要性。卫生部要求:到2010年,眼保健及防盲治盲知识普及率城市达到90 ,农村达到70 。 2、普查、筛选高危病人。对已确诊的病人及时给予治疗,对未确诊的病人进行观察随访。 记者:中医院眼科防在盲治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主任:事实上我们每位眼科医生,每天上班都在做着防盲治盲的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近年来我院眼科除认真做好每一位来院就诊眼科病人的诊治工作外,并承担了卫校讲课,乡镇卫生院眼科医生培训,社区、城区、学校的义诊等工作,为我市防盲治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门诊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手术病人10000余例,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疾苦,并重见光明。 记者:以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及民众的共同关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广大市民,对你们中医院眼科为我市防盲治盲工作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 宣教科 眼科)

图为我院眼科医务人员在相州镇驻地举行义诊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眼保健和防盲治盲知识,此次义诊共接受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