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引进的国际上最先进的介入检查和手术成像设备--血管造影机安装调试完毕并已投入临床使用。 介入医学被誉为内科学和外科学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前沿学科,介入治疗有别于内科的"打针吃药"与外科的"手术开刀",是医生在医学影像仪器监视下,将特殊导管插入病人体内病变部位进行疾病诊断与药物灌注、栓塞、溶栓、扩张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者约有200万人,死亡率约为200/10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而目前治疗这些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介入技术进行治疗。中医院引进的这套血管造影机采用了最新的结晶数字化探测技术,通过采集点直接将X光转变成数字信号,提供全数字化影像链,像一台高级摄相机,能充分显示心脑血管、外周及脏器血管乃至颅底细微血管的图像,使临床介入诊断与治疗更为精确,更利于早期发现微小病变,被誉为目前最先进的血管病变"侦察机"。 与传统技术相比,大型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具有分辨度高、减去了血管以外的背景干扰、损伤小、价格相对低廉和能够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的特点,它既能满足心脏应用需要小视野贴近病人,又兼顾外周需要大视野覆盖的要求,真正做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这套设备的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医院的微创医疗技术水平,成为推动医院介入技术发展的有力武器。 血管造影机主要应用于: 冠状动脉造影(CAG)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手段。至今,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观地看清血管病变的数量、部位,病变的程度、性质等,它能迅速诊断或排除冠心病,并能为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如心导管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提供依据。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CI)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是种经皮腔路径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迅速缓解心肌缺血和胸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抢救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疗效。 心律失常的治疗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种通过心脏导管技术彻底根治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只需3 -7天)能迅速根治。适应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堵闭术:先心病堵闭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新技术。它创伤小、恢复快。能替代复杂的开胸手术,适应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 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改善心律失常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和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晕厥、心衰猝死)等,主要适用于病窦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 瓣膜球囊扩张术:瓣膜球囊扩张术是种通过心脏导管技术扩张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不需开胸,能完全替代瓣膜闭式分离手术。主要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中以瓣膜狭窄或以瓣膜狭窄为主的瓣膜病。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或继发后天性肾动脉狭窄,改善或恢复肾供血,改善肾功能。 外周及脏器血管疾病治疗:主动脉夹层瘤、颈动脉狭窄、脾亢的脾动脉栓塞的治疗等。 神经内、外科疾病治疗:主要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崎形的栓塞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支架植入及脑肿瘤、颅脑创伤等。 各类肿瘤的治疗:如肝癌、肺癌、食管癌、肾癌、胰腺癌、各种转移性肿瘤及妇科肿瘤、骨肿瘤等。

咨询电话 心内科:门诊6071755 病房6071982 科主任:蒋加明6849746 13562615669 副主任:王树京13070703566 保健科:门诊6071860 病房6071982 科主任:冯培宏13583616618 神经外科:病房6071922 副院长兼科主任: 田兴军13505369892 神经内科:门诊6071753 病房6071881 科主任:于炳奇13963690338 肿瘤科:门诊6071757 病房6071822 科主任:安丰辉13506478783 副主任:王培满13964641263 宣教科
|